宋·苏轼
紫李黄瓜村路香,乌纱白葛道衣凉。
闭门野寺松阴转,欹枕风轩客梦长。
因病得闲殊不恶,安心是药更无方。
道人不惜阶前水,借与匏樽自在尝。
此诗作于苏轼熙宁年间为杭州通判时。祖塔院在杭州,即今之虎跑寺。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的灵塔建于此,故称“祖塔院”。
首联写前往祖塔院的途中。一路之上,农家田地中的“紫李黄瓜”飘散着清香,自己头戴乌纱帽,身穿白葛道衣,觉得分外凉爽。这两句是写诗人离开官府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,感到格外适意。所以既调动了“紫”、“黄”、“乌”、“白”这样一些色彩鲜明的词语来突出视觉感受,更以“香”和“凉”两个词来着意强调嗅觉上的清香和感觉上的凉爽。
颔联写寺中游憩。“闭门”写寺中幽静,无人搅扰。松阴之下,迎着风轩,欹枕而卧,进入梦乡。这是何等自在惬意的情景!平日在官府中的诸多烦恼此时于佛释禅院之中都涣然冰释了。
颈联直接抒发了这种适意之感。患病本身为坏事,然而诗人却说:由于患病而使我得到闲暇来游禅院,这也很不坏嘛。可见诗人之达观,由于达观,便自然地说道:安心便是治病的良药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禅宗典故。据《景德传灯录》载,禅宗二祖慧可向达摩求法道:“我心未安,乞师安心。”达摩说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慧可回答说:“觅心了,不可得。”达摩便说:“我与汝安心竟。”“安心”一词,现在已成了口语。佛教禅宗强调自心,这个“心”并非物质的心,而是禅宗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实体,并认为它是一切之本,心安则理得。诗人由游祖塔院联想到二祖慧可,又由慧可与达摩“安心”的一段对话联系到自己的“病”。于是他说:“安心”是治病的良药,别无他方。作者运用禅宗语汇,表达的也是渗透着禅宗意识的人生观。
尾联写品尝虎跑泉水。首联写瓜李之香气扑鼻,尾联写泉水之甘甜爽口,首尾巧妙应和。
总之,全诗叙事脉络清晰,写景笔触清新,抒写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,颇具有禅趣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