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
①安闲貌。《小雅·鱼藻》三章:“王在在镐,有那其居。”镐,hào,西周都城。郑《笺》:“那,安貌。天下太平,王无四方之虞,故其居处那然安也。”②盛多貌。《小雅·桑扈》三章:“不戢不难,受福不那。”毛《传》:“戢,聚也。不戢,戢也。不难,难也。那,多也。不多,多也。”胡承珙《后笺》:“此不戢者,言民皆聚而归之。不傩者,言民皆柔而顺之,民既归顺,故受福多耳。”《鲁颂·那》一章:“猗与那与,置我鞉鼓。”毛《传》:“那,多也。鞉鼓,乐之所成也。夏后氏足鼓,殷人置鼓,周人县鼓。”郑《笺》:“置,读曰植,植鞉鼓者,为楹贯而树之。美汤受命伐桀,定天下而作《濩乐》,故叹之,多其改夏之制,乃始植我殷家之乐鞉与鼓也。鞉虽不植,贯而摇之,亦植之类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猗、那二字叠韵,皆美盛之貌,通作猗傩、阿难。草木之美盛曰猗傩,乐之美盛曰猗那,其义一也。”陈奂《传疏》:“《桑扈》、《那》传并云:‘那,多也。’多者,盛大之词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