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①若,像。《周南·汝坟》三章:“鲂鱼赪尾,王室如燬。”毛《传》:“赪,赤也,鱼劳则尾赤。燬,火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君子仕于乱世,其颜色瘦病,如鱼劳则尾赤。”《小雅·小宛》六章:“温温恭人,如集于木。”毛《传》:“温温,和柔貌。如集木,恐队(zhuì)也。”《大雅·常武》四章:“进厥虎臣,阚如虓虎,铺敦淮濆。”毛《传》:“虎之自怒虓然。濆,涯。”郑《笺》:“进,前也。‘敦’当作‘屯’。前其虎臣之将,阚然如虎之怒,陈屯其兵于淮水大防之上以临敌。”②如果,假如。《邶风·匏有苦叶》三章:“士如归妻,迨冰之未泮。”孔《疏》:“言士如使妻来归于己,当及冰之未散正月以前迎之。”《秦风·黄鸟》一章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郑《笺》:“奄息之死,可以他人赎之者,人皆百其身,谓一身百死犹为之,惜善人之甚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三子皆国之良,而一旦杀之,若可贸以它人,则人皆愿百其身以易之矣。”《小雅·巧言》二章:“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”毛《传》:“遄,疾;沮,止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君子见谗人,如怒夷之,则此乱庶几可疾止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