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①雄性禽兽为牡。《邶风·匏有苦叶》二章:“济盈不濡轨,雉鸣求其牡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轨,车辙也。飞曰雌雄,走曰牝牡。夫济盈必濡其辙,雉鸣当求其雄,此常理也。今济盈而曰不濡轨,而雉鸣反求其牡,以比淫乱之人不度礼义,非其配耦,而犯礼以相求也。”《大雅·旱麓》四章:“清酒既载,骍牡既备。”《韩诗》说:“载,设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既载,谓已在尊中也。祭祀之事,先为清酒,其次择牲,故举二者。”骍,xīng,赤色。《鲁颂·駉》二章:“駉駉牡马,在坰之野。”毛《传》:“駉駉,良马腹干肥张也。坰,远野也。邑外为郊,郊外曰野,野外为林,林外为坰。”牡,雄性马。胡承珙《后笺》:“禽兽之类皆牡大于牝,诗意形容肥张,自当举其牡者言之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牧、牡一声之转,故本或作牧,或作牡。《释文》引《草木疏》云:‘牡,骘马也。’以释经文牡马,则当从《释文》本作牡马为是。”一说,牡,牧,放牧。郑《笺》:“必牧于郊野者,辟居民与良田也。”《颜氏家训》:“江南书皆牝牡之‘牡’,河北本悉为放牧之‘牧’。”《唐石经》初刻作‘牡’,改刻作‘牧’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