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①循道而行,常道。《小雅·十月之交》八章:“天命不彻,我不敢效我友自逸。”毛《传》:“彻,道也。亲属之臣,心不能已。”郑《笺》:“逸,逸豫也。不道者,言王不循天之政教。”《说文》:“道,所行道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道者,人所行,故亦谓之行。”②整治,开发。《大雅·崧高》三章:“王命召伯,彻申伯土田。”毛《传》:“彻,治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彻,定其经界,正其赋税也。”《大雅·江汉》三章:“式辟四方,彻我疆土。”郑《笺》:“王于江汉之水上命召公,使以王法征伐,开辟四方,治我疆界于天下。”③毁坏。《小雅·十月之交》五章:“彻我墙屋,田卒污莱。”《韩诗》曰:“污,秽也。”毛《传》:“下则污,高则莱。”郑《笺》:“女何为役作我,不先就与我谋,使我得迁徙,乃反彻毁我墙屋,令我不得趋农,田卒为污莱乎?”孔《疏》:“皇父以亲宠封于畿内,既封即筑都邑,令邑人居之。先毁墙屋而后令迁,邑人废其家业,故述其情以责之。”④撤去,撤下。彻,通“撤”。《小雅·楚茨》五章:“诸宰君妇,废彻不迟。”郑《笺》:“废,去也。诸宰彻去诸馔,君妇笾豆而已。不迟,以疾为敬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诸宰,家宰,非一人之称也。”⑤剥取。《豳风·鸱鸮》二章:“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毛《传》:“彻,剥也。桑土,桑根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绸缪(chóu móu),犹缠绵也。此鸱鸮自说作巢至苦若是。”《鲁诗》曰:“彻,取也。言此鸱鸮小鸟,尚知及天之未阴雨而取桑根之皮以缠绵牖户,人君能治国家,谁敢侮之?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