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·袁桷
开元古坛主,身世两相忘。
客至尝扃户,僧来不下床。
神光千里鹘,玄辨九秋霜。
白业浑消尽,莲池任意香。
这是一首馈赠诗。“开元”,寺名。“律师”,指善解佛教戒律者。
首二句,写奎律师断绝尘缘。“古坛主”,“坛”指佛教戒坛,乃佛门度僧授戒之处,这里的“古坛主”指开元寺僧奎律师。“身世两相忘”,即忘我兼忘世,这是佛教信徒断绝与红尘的一切联系,决心修习佛法的表现。要达到佛教认为的“我空”、“法空”,也叫“人空”、“法空”,必须修得忘我兼忘世,抛弃一切尘缘。奎律师能作到“身世两相忘”,表明奎律师持戒森严,节行清苦,修习佛法信心具足,这是其修道有成的基础。
“客至尝扃户,僧来不下床。”写奎律师避开应酬。既然“身世两相忘”,又何必要陷入繁琐的人世往来呢?因此“客至尝扃户,僧来不下床”,这是奎律师忘世的具体表现。再说修道必须心静,避开尘俗的繁琐应酬,也为静心修道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。佛教从释迦牟尼以来,其信徒们所以要弃亲避世,隐居深山修道,原因就在于此。
“神光千里鹘,玄辨九秋霜。”写奎律师佛法纯熟。“神光”,诸佛之光,神变莫测,不可以形象加以分别,故称为神光。“鹘”,鹰一类的猛禽,善搏击远扬。“玄辨”,指宣讲辨析佛法;由于佛教义理微妙精细,故称谈佛为“玄辨”。奎律师绝弃尘缘,避开应酬,净心研炼佛法,因而佛法研炼得非常纯熟,宣讲起来好似有诸佛的神光闪烁,如鹰鹘千里飞扬,变幻莫测,又好像九秋严霜,肃然难犯。
“白业浑消尽,莲池任意香。”写奎律师道业圆满。“白业”就是善业,相对于黑业而言,因为善业为清白之法,又能得到清白无垢之果,故美其名曰“白业”。“浑”,有全部,彻底之意。佛僧不贪著福德善业,故说“白业浑消尽”。“莲池”,佛教以莲花喻佛法,以莲刹、莲宫、莲邦等等喻佛国净土。而“莲池”亦为莲生之地,所以亦可以之喻佛国净土。奎律师经过精勤修习,佛法精熟,广修善业,虽其内心全然不贪著福德,而最终必将成就无尚圆满的道业,升入佛国净土,香花满前。这是奎律师坚持修道的必然结果,也是一切殷勤修习佛道,勇猛精进的佛道中人最终必然达到的目标。
这首诗对奎律师的修道情形和修道成就热情加以咏歌,再现了一位奋发精进,修道有成的高僧形象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