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
①露水。《召南·行露》一章:“厌浥行露,岂不夙夜?谓行多露。”郑《笺》:“厌浥然湿道中始有露,谓二月中,嫁取时也。言我岂不知当早夜成婚礼与?谓道中之露大多,故不行耳。”《玉篇》:“露,天之津液,下所润万物也。”《郑风·野有蔓草》一章:“野有蔓草,零露溥兮。”毛《传》:“野,四郊之外。蔓,延也。溥,溥然盛多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零,落也。蔓草而有露,谓仲春之时草始生,霜为露也。”《小雅·蓼萧》一章:“蓼彼肃斯,零露湑兮。”毛《传》:“蓼,长大貌。萧,蒿也。湑湑然,萧上露貌。”郑《笺》:“露者,天所以润万物。喻王者恩泽,不为远国则不及也。”②名词动用。露水滋润。《小雅·白华》二章:“英英白云,露彼菅茅。”郑《笺》:“白云下露,养彼可以为菅之茅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露,即其散而下降者也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欧阳《本义》、《黄氏日钞》皆以‘露’为‘覆露’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