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·梁·萧衍
乘和荡犹豫,此焉聊止息。
连山去无限,长洲望不极。
参差照光彩,左右皆春色。
晻暧瞩游丝,出没看飞翼。
其乐信难忘,翛然宁有饰。
梁武帝萧衍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佞佛的皇帝了,他在位期间,优礼名僧,大造佛寺,甚而舍身出家以事佛。在他留下来的诗文中,有不少都是以皈依佛门、阐说佛理为主旨的,此即其一。天安寺,在都城建康附近,刘宋时,由中兴寺禅房改造而成。
前两句以叙笔写起,点出游览佛寺之意。阳春时节,和气淡荡,武帝萧衍乘兴出游,悠闲自得。走到天安寺时,君臣都有些困乏了,于是停车税驾,在此小憩。犹豫,本徘徊之意,这里指闲适悠然之态。两句诗点明了时间、地点,也写出了一种自在从容的心境,为下边的景物描写定下了调子。
“连山”两句,写远望所见。一座连一座的山峰,向远方伸展,不知绵亘到什么地方;而江中的小洲,狭长可爱,也一眼望不到边。一句写仰视所见之群山,一句写俯视所见之长洲,青山与绿水相映,春色无边,和谐而开阔。
“参差”四句则把视线从远处拉回,描写疏圃堂附近的盎然春意。“参差”两句先是对周围景色的总写:清秀的花木,沐浴着温暖的阳光,在和风吹拂下,参差披拂。在这晴和的天气中,一切都显得和谐宜人,风光满眼,让人无限喜悦。“晻暧”两句,则抓住颇富特征的两个细节,以工致的笔法,写出一幅饶有情趣的图画。在晴和的阳光下,游丝若有若无,在空中飘拂,那么地悠闲;飞鸟也亮着婉转的歌喉,在玲珑的花木间出没,也无忧无虑,自在从容。不仅景物描摹生动,鲜明如画,而且那无心的游丝、无忧的小鸟也无不和作者的心境妙合为一。作者从眼前的景色中似乎领悟了什么,于是,自然转出最后两句,“其乐信难忘,翛然宁有饰。”这两句是抒情,也是议论,是整个作品的主旨所在。平静美好的景象,宛如世俗世界中的一片净土,平静安详,圆满自然,让人陶醉其中,留连忘返。
这首诗在萧衍的佛理诗中是较为出色的,不是抽象地演说佛理,而是将自己对佛法的体悟融入到了初春晴和优美的景色中,描写工致,画面开阔而明朗。写景、抒情和哲理水乳交融,意境颇为完整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