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·梁·萧纲
尘中喧虑积,物外众情捐。
兹地信爽垲,墟垄暧阡绵。
蔼蔼车徒迈,飘飘旌眊悬。
细松斜绕径,峻岭半藏天。
古树无枝叶,荒郊多野烟。
分花出黄鸟,挂石下新泉。
蓊郁均双树,清虚类八禅。
栖神紫台上,纵意白云边。
徒然嗟小药,何由齐大年。
这是一首写景记游诗。诗通过对往虎窟山寺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,抒发了诗人向往清虚,纵意白云的追求清静的感情。
诗前四句写尘世喧虑,不可清心静神,只有佛地爽垲,能使人超越物外,舍抛众情。“蔼蔼车徒迈”一下顺势而来,写路中所见之景。山峭路狭,松郁林密,高峻的山峰掩蔽着阳光;荒野渺渺,古树兀立;峡壁间花繁叶茂,黄莺啼鸣,水声潺潺,瀑泉飞下。全诗写景极有层次感,从上到下,由近而远,构画了一幅郊野林木萧索图。在细腻的景物描绘中表现了一种身临自然,纵意白云,无忧无虑的逸外情调。观景而情生,情发因景新,仿佛诗人真的超越尘世,进入了第二世界。神畅心爽,又何必汲汲大年呢?
这虽是一首游佛地之作,但佛地杂糅道情;诗中所阐发的思想感情也是道家所体验的清虚之境同佛家追求的“佛性常清静”的混杂。这是南北朝时期佛道走向融合时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