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王维
山中多法侣,禅诵自为群。
城郭遥相望,惟应见白云。
这首诗通过流露作者恬淡超然的精神境界,暗寓了禅宗“无念”、“无住”、“无相”之理。
六祖慧能言:“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“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”,“无念者,于念而无念”。即“外离一切相”,“于堵境上,心不染”。“无住者,人之本性。于世间善恶好丑,乃至冤之与亲,言语触刺欺争之时,并将为空,不思酬害。”(引文见《坛经》)它要求人们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受其影响,不执著,不思恋、不沉湎于外界的任何表象,“无染无杂,来去自由。”保持本心的虚空寂静,用禅家佛德的比喻说法就是:你终日吃饭,但却没有咬着一粒米的感受,成天走路,却没有踏着一片土的体会。不为现实生活所迷惑,身处尘世之中,心在尘世之外,这样精神上方能得到解脱。否则,一旦为外界事物所缠绕,就必然滋生妄念,丛生烦恼,陷入地狱。
在这首诗中,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自己与禅僧为侣,以禅诵为事的生活,透露出无念、无相、无住的精神世界。城郭虽在目中,但却不为其所代表的荣辱沉浮所动,心如白云自由徜徉在无边无际的精神领域,流溢出无牵无累的巨大快乐,深泛着作者幽邃的人生哲悟,超尘脱俗的飘逸心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