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
①极。《小雅·节南山》五章:“君子如届,俾民心阕。”毛《传》:“阕,息。”郑《笺》:“届,至也。君子斥在位者,如行至诚之道,则民鞠讻之心息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君子无所苟而用其至,则必躬必亲,而民乱心息矣。”《大雅·荡》三章:“侯作侯祝,靡届靡究。”毛《传》:“作、祝,诅也。届,极;究,穷也。”侯,语助词,无实义。郑《笺》:“王与群臣乖争而相疑,曰祝诅求其凶咎无极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作,读作诅。诅、祝,怨谤也。以致怨谤之无极也。”②至,到。《小雅·小弁》四章:“譬彼舟流,不知所届。”郑《笺》:“届,至也。言今大(tài)子不为王及后所容,而见放逐,状如舟之流行无制之者,不知终所至也。”《小雅·采菽》二章:“载骖载驷,君子所届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届,至也。诸侯来朝,又见其马,则知君子之至于是也。”③诛杀,残灭。《大雅·瞻卬》一章:“蟊贼蟊疾,靡有夷届。”郑《笺》:“届,极也。(极,通“殛”,诛杀。)天下骚扰,邦国无有安定者,士卒与民皆劳病,其为残酷痛病于民,如蟊贼之害禾稼然。”陈奂《通释》:“古极、殛通。致天之届,犹云致天之罚耳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