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①兽颔下下垂之肉。《说文》段玉裁注:“牛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。引申之凡物皆曰胡。”颐,yí,下巴。《豳风·狼跋》一章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毛《传》:“跋,躐;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进则躐其胡,退则跲其尾。进退有难,然而不失其猛。”孔《疏》:“狼之老者,则颔下垂胡。”②大。《大雅·生民》八章:“胡臭亶时,后稷肇祀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《广雅·释诂》:‘胡,大也。时,善也。胡臭,谓芳臭之大。犹《士冠礼》:‘永受胡福。’谓大福也。”③何,为何,什么。《唐风·采苓》一章:“人之为言,胡得焉。”为言,伪言。程颐《诗解》:“人之造为言者,皆谗诬不实,何所得乎?谓不得事实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君但能如此不受伪言,则人之伪言者,复何所得焉。”《小雅·小旻》二章:“我视谋犹,伊于胡底。”郑《笺》:“于,往;底,至也。我视今君臣之道,往行之将何至乎?言必至于乱。”《大雅·桑柔》十章:“匪言不能,胡此畏忌。”郑《笺》:“胡之言何也。贤者见此事之是非,非不能分别皂白,言之于王也,然不言之何也,此提惧犯颜得罪罚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