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契玄上人南游


唐·雍陶

红叶落湘川,枫明映水关。

寻钟过楚寺,拥锡上泷船。

病客思留药,迷人待说禅。

南中多古迹,应访虎溪泉。

这是一首送僧南游的诗。因为送别的对象是和尚,因而整个作品的感情调子、风格和传统的送别诗迥然不同。

首联先从眼前的景物写起,已是深秋时节了,枫叶红了,悠悠然落于湘流之中,而山下的枫树,更把渡口映得明亮火红。两句诗既点明了时令,又描写出了一个绚丽明净的意境。既然是秋天,写得又是送别,在前人笔下不免灰暗萧瑟,这两句诗的意境却截然不同。因为在上人的眼里,人生即如旅客,随缘而来,随缘而往,远游和离别也就不值得去感伤了。

“寻钟”两句是想象上人的行踪。薄雾霏霏的山林中,传来杳远的钟声,循着钟声找过去,一座巍峨的佛寺屹立眼前,身心疲惫的上人真禁不住喜出望外。稍作盘桓之后,重又提着锡杖,踏上漫漫征途,乘着一只小船,沿着疾急的河流飞驰而下。遇山便住,当行即行,一切随缘,好不自在,在这想象的情景中,分明写出了洒脱不羁的性情,高洁孤寂的胸怀。

“病客”两句仍是想象旅途情景,也巧妙地称赞了上人济世度人的慈悲心肠和对禅学的深刻造诣。走过的地方,病人们都求他留下治病的灵丹妙药。过去山中修行的和尚,经常自己配制一些奇特的草药来济世活人,这位上人正是这样一位山中高僧。而前途呢,更有无数执迷的众生等待着他去启迪开悟,等着他去拨开心头阴霾,重现自性光明。高明的医术只不过是一点小技,而他对于禅法的体悟尤为深刻。一句顾后,一句瞻前,既要医治身体上的创伤,更要驱除思想中的黑暗。真有任重道远的味道了。这样一路行去,一路治病救人,开悟众生,广结善缘,上人此行真不虚矣。

最后两句,以对上人的一个建议提醒收束。南中一带颇多名胜古迹,但不管如何,虎溪泉可千万不能不去呀。虎溪,在江西庐山下,传说晋时慧远居庐山东林寺,送客不越虎溪。一日与陶潜、道士陆静修共话,不觉逾此,虎辄骤鸣,三人大笑而别。因为是送僧的,所以仍用传说中与和尚逸闻有关的地方作结,既抓住了远游的内容,又扣住僧人的身分,显得颇有佳趣,十分自然。

从感情上看,这首送别诗,没有感伤,也没有挽留,写得十分平静、安详,诗歌的意境绝无萧瑟凄凉之感,而写得明净开朗。整首诗虽没有特别的动人之处,但这种自然安详的风格却很能表现禅宗的人生观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