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契嵩
青葱玉树接溪岑,台阁凌虚地布金。
行到白云重叠处,水声松韵淡人心。
这首诗描写了六和寺周围清幽秀丽的景色,也抒写了自己闲淡悠然的心情。
前两句是写在山寺中静观之景,第一句先从远处写起,写山寺周围的环境。六和寺坐落在幽深的山峰深处,群峰苍苍,碧水茫茫,清秀的林树覆盖着这青山秀水,把溪山连成一片。前人往往用“翠微”指代秀丽的山峰,用该词来形容此句,再贴切不过了。不亲眼目睹此种景象,真难体会到其造语之新奇美妙。第二句视线自远而近,转写山寺气氛之庄严。山寺的殿堂皆依山而建,往上看,飞檐挑角直欲腾空;往下看,崖谷陡峭,雾霭苍苍,真个是“飞阁翔丹,下临无地”了。“地布金”既是指寺内装饰之豪华,又是写宗教气氛之浓重。佛经中有“长者布金”之典,挥金如土,则民众虔诚奉佛之热情可以想见一斑了。
后两句则是写游览山寺里感受到的情景。信步走去,渐渐来到了山寺的最高处,这里呈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色,秀丽幽淡,沁人心脾。那山顶上浓浓的白云荡胸拂来,给人一种置身世外的超然和清净之感,而那潺潺的水声、阵阵的松声回响在山间,整个世界是如此的清静,这情景也浸透了诗人的灵魂,于是,种种的人世忧劳都云消雾散了,心地变得空明澄淡,简直要和眼前的融为一体了。
整首诗都是写景,但诗人悠然出世的心情却自然融入其中。前两句写山寺,用笔沉厚,突出其庄严;后两句写山景,用笔轻灵,突出其幽淡。笔致富于变化,特别是后两句,虽轻描淡写,但形象鲜明,语言清新,诗味隽永,给人以回味不尽的美感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