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(一)bāo①剥皮。《小雅·楚茨》二章:“以往烝尝,或剥或亨。”郑《笺》:“冬祭曰烝。秋祭曰尝。祭事之礼,各有其事,有解剥其肉者,有煮熟之者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剥,解剥其皮也。亨,煮熟之也。”《小雅·信南山》四章:“疆埸有瓜,是剥是菹。”毛《传》:“剥瓜为菹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菹,酢菜也。剥削淹渍以为渍,而献皇祖。”(二)pū②朴,打,击。《豳风·七月》六章:“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。”毛《传》:“剥,击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枣当剥击取之。”王先谦《集疏》:“‘剥’者,‘朴’之双声借字。枣须击取,杜甫诗‘堂前扑枣任西邻’是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