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冯坦
山腰一抹云,云起知何处?
急渡小桥寻,天风忽吹去。
这是一首了悟虚无真谛的禅诗。短短二十字,犹如当头棒喝,惊醒愚顽。
“山腰一抹云,云起知何处?急渡小桥寻,天风忽吹去。”从表层意义上看,诗中所述本是山区日常之景。山腰飘浮着一片白云,不知白云起自何处,诗人匆忙渡过桥想去看个究竟,忽然一阵山风吹来,这片云不知又被风吹到哪里。透过表层,我们何尝不能把诗人“寻云”和“参禅”视为同一件事。生死之真谛,犹如云之飘忽,来去无踪,捉摸不定。苦行僧吃斋念佛,青灯黄卷,整日坐禅潜修,亦如匆匆寻云,愈寻愈迷,失却本性。若要了悟,须要返照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据六祖慧能的得法偈来看,禅宗认为:本来清净,不受一尘,从来不失,何用追寻。冯坦这首诗描绘的参禅境况即是对勤修苦寻的否定,其意颇与廓庵禅师《十牛图》中《寻牛》偈相合。《寻牛》偈云:“茫茫拨草去追寻,水阔山遥路更深。力尽神疲无处觅,但闻枫树晚蝉吟。”“寻牛”亦为参禅,寻而难得,用力虽勤,却无所得,待到返照自己本来面目,如盲似聋,一任水绿山青,对外物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那时自然会获得真如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