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①高大貌。《周颂·良耜》一章:“其崇如墉,其比如栉。”郑《笺》:“谷成熟而和聚多。如墉也、如栉也,以言积之高大且相比迫也。”《尔雅·释诂》“崇,高也。”郭璞注:“高大貌。”②尊重,崇尚。《周颂·烈文》一章:“无封靡于尔邦,维王其崇之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崇,尊尚也。言汝能无封靡于尔邦,则王当尊汝。”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崇,重也。”重,zhòng。③厚,积聚。《大雅·凫鹥》四章:“公尸燕饮,福禄来崇。”毛《传》:“崇,重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今王祭社,又以尸燕,福禄之来,乃重厚也。”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崇,充也。”郭璞注:“亦为充盛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崇,积而高大也。”④终。见〔崇朝〕条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