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(一)yī①叹美之词。《周颂·潜》一章:“猗与漆沮,潜有多鱼。”郑《笺》:“猗与,叹美之言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可猗嗟而叹美与,此漆沮之二水,其中有养鱼之潜。”《商颂·那》一章:“猗与那与,置我鞉鼓。”毛《传》:“猗,叹辞。那,多也。鞉鼓,乐之所成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猗,叹辞。置,陈也。”②相当于“啊”。语末语气词。《魏风·伐檀》一章:“河水清且涟猗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涟,风行水成文也。猗,与兮同,语词也。《大学》作‘兮’,《庄子》亦云:而我犹为人猗。是也。”《鲁诗》:“猗”作“兮”。③通“掎”,引;拉。此指攀枝摘取。”《豳风·七月》三章:“以伐远扬,猗彼女桑。”毛《传》:“远,枝远也。扬,条扬也。角而束之曰猗。女桑,荑桑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猗束彼女桑而采之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取叶存条曰猗。”王先谦《集疏》:“《说文》:‘掎,偏引也。’诸家盖读‘猗’为‘掎’。”(二)yǐ ④通“倚”。偏斜;斜靠着。《卫风·淇奥》三章:“宽兮绰兮,猗重较兮。”孔《疏》:“倚此重较之车兮。”王先谦《集疏》:“三家‘猗’作‘倚’。”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猗,依也。”《小雅·车攻》六章:“四黄既驾,两骖不猗。”孔《疏》:“王乘四黄之马既驾矣,两骖之马不相依猗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猗,偏倚不正也。”陈奂《传疏》:“‘不倚’,无偏倚也。”⑤加。《小雅·巷伯》七章:“杨园之道,猗于亩丘。”毛《传》:“杨园,园名。猗,加也。亩丘,丘名。”孔《疏》:“言人欲往之杨园之道,当先加历于亩丘,而后于杨园也。”(三)ē ⑥山坡。《小雅·节南山》二章:“节彼南山,有实其猗。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:“猗,疑当读为阿,古音‘猗’与‘阿’同,故二字通用。阿为山隅,乃偏高不平之地。”一说:倚。郑《笺》:“猗,倚也。言南山既能高峻,又以草木平满其旁倚之畎谷,使之齐均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