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

寄京口鹤林寺长老了即休

寄京口鹤林寺长老了即休


元·萨都剌

白头不出城南寺,枯坐蒲团笑客忙。

过暑葛衣从破碎,逢秋竹院愈荒凉。

空山云湿龙归钵,古屋松低鹤到床。

遥忆题诗旧游处,夜深东壁月苍苍。

萨都刺诗作里多次提到鹤林寺,以及它的主人,两人唱和较多,皆是寄情于山水、流恋忘返之作,表现了萨天锡诗作“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,神龙混海而隐现莫测”的特点。(刘子钟《萨天锡诗集序》)此诗写即体长老的恬静以及诗人对他的思念。

首联写即休长老采用直接描写,以他的行动表现内心活动。“白头”指即休长老,多年不出城南寺。城南寺也就是鹤林寺,陆应伯《广舆记》记载,黄鹤山在镇江府城西南,上有鹤林寺。“枯坐蒲团”表现了长老内心清净,无贪无欲无嗔,远离纷乱尘世,生活在清爽宜人的大自然中。“笑客忙”是他对生活的态度,勘破红尘,冷眼观注世人的匆忙。

第二联转向生活的描写,“过暑葛衣从破碎”可以说生活的清贫,也可以说内心的清静,既然万物皆空,至道无相,又何必着意于服饰呢?下句写生活的环境重在写气氛,自古人们感秋伤怀,登高思乡,但竹院凄凉,秋风萧瑟却不能影响长老的情绪,反衬他的内心世界。颈联向纵深的环境拓宽,视野开阔,这里空山云湿,细雨濛濛,古屋松低,翠绕虚牖,鹤飞到床,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图画。这幅山水图恐怕是作者的向往,在他的诗作里不乏这些诗句,“小桥流水过古寺,竹篱茅舍通人家”(《清明游鹤林寺》)、“秋径山风多落叶,隔林疑是马蹄声”(《寄即休翁》),我们从这里看到诗人的审美趋向,追求山水的宁静。最后一联自然地流露出对长老的思念之情,遥忆以往岁月,题诗旧游之处,只剩下空幻的梦思。不仅是对长老的思念,主要是向往山林的清幽,“计将何物赏清明,且伴山僧煮新茗”的适意生活不能不让他留恋。

“诗有内外意,内意欲尽其理,外意欲尽其象,内外意含蓄方妙。”其诗内意写即休长老,寄托思念之情,而诗人不从“思”入手,将静寂的即休和景物融为一体,以物象突出静寂,最后将思落在“夜深东壁月苍苍”这一句,以色彩渲染气氛,感染读者,将诗人留恋山水,追求闲和宁静的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诗人对恬淡的追求,不正是禅宗对禅境的追求吗?大梅法常禅师偈云:“摧残枯木倚寒林,几度逢春不变心。樵客遇之犹不顾,郢人那得苦追寻。一池荷叶衣无尽,数枝松花食有馀。刚被世人知住处,又移茅舍入深居。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三)此诗不正是对即休长老的写照吗?诗人的审美趋向不也正在此吗?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