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隐庵题壁


清·彭玉麟

无隐庵中小有天,白云深处任僧眠。

青山亦解风尘倦,许我来参上乘禅。

这是一首描绘禅境、欣慕禅修生活的绝句,诗人彭玉麟,字雪琴,官居兵部尚书、太子少保。邹弢《三借庐笔谈》云:“辛巳春,同陆养和文暨大父游无隐庵,见壁上粘小笺,上书七绝一首云云。下书洞庭七十二樵子,余知为彭雪琴宫保所作。”据此,可知此诗乃题壁之作。诗题于佛寺,自然会借以歌颂佛寺的清幽,来表现诗人自己的禅修之思。

“无隐庵中小有天,白云深处任僧眠”,前两句写景,写无隐庵远离尘世,别有洞天,“白云深处”,极尽其幽静清远;“任僧眠”三字,描摹庵中僧侣自由自在的禅修生活。慧海禅师曾以“饥来吃饭,困来即眠”(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三《大珠慧海禅师》)来描述禅修的生活,正是“任僧眠”的最好说明。

“青山亦解风尘倦,许我来参上乘禅”,所谓“最上乘禅”,即六祖慧能所云顿悟法门。《坛经》四三日:“时有一僧名智常,来曹溪山,礼拜和尚,问四乘法义。智常问和尚曰:‘佛说三乘,又言最上乘,弟子不解,望为教示。’惠能大师曰:‘汝自身心现,莫著外法相,元无四乘法,人心不量四,等法有四乘:见闻读诵是小乘,悟法解义是中乘,依法修行是大乘,万法尽通,万行俱备,一切无杂,但离法相,作无所得,是最上乘禅。最上乘是最上行义,不在口诤。汝须自修,莫问吾也。’”慧能所言最上乘禅,实是劝众生向自己内心中去观察、求悟,“明心见性”、“见性成佛”。诗人官居高位,“风尘”游戏,早已疲倦,今来无隐庵,见山僧自由自在,豁然明白,故要来参如来清净禅,从顿悟法门获得解脱。

这首绝句,抒写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,同时,也借禅寺高僧生活之自在,来表现诗人对禅学的领悟,诗中寓理于景,韵味深厚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