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储光羲
精庐不住子,自有无生乡。
过客知何道,裴回雁子堂。
浮云归故岭,落月还西方。
日夕虚空里,时时闻异香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多数的人是不自由的,他们的生活,就好像被困在樊篱中一样,不得突破。这种心理状态就是“住”。而只有自由自在的禅者,才是无所住的,因为他活在没有限制的世界里。这首诗,写的是体会“不住”之精义后所产生的禅悦。
精庐,是寺院之异名,为不懈努力的精行者所居,故名。无生,与涅槃、法性等含义相同。在佛家看来,一切现象的变化,都是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,不粘不住,则在一切境遇下,都不为忧乐悲喜之情所左右,观无生之理,则可破生灭之烦恼。雁子堂,即佛堂。芸芸众生,不过是百代之过客,其涅槃之大归处,在净土,在“西方”,正如浮云在天际的飘游,最终也还要归于故岭。这里的“虚空”,是非空之空,是虚无形质、空无障碍,是苏轼所说的“静故了群动,空故纳万境”(《送参寥师》),这其中有异香,如空谷传音,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容。
而禅的经验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“此法微妙,难以文字语言宣说”,(《四十华严经·卷三十一》)仿佛这神秘而微妙的境界一落唇吻便会倏乎而逝似的。我们只能说,所谓闻到的异香,是瞬间觉悟而带来的解脱的喜悦,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,是不能简单说明的体验。我们只知道,作者对那玄而又玄的启示已经有了默然神会的领悟,他也就满足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