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
①过失。《豳风·狼跋》二章:“公孙硕肤,德音不瑕。”毛《传》:“瑕,过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不瑕,言不可疵瑕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瑕者玉之病,玉之有瑕犹人之有过。故以瑕为过。《笺》言无疵瑕者,亦是玉病,言周公终始皆善,为无疵瑕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瑕,疵病也。”②已。《大雅·思齐》三章:“肆戎病不殄,烈假不瑕。”郑《笺》:“烈、假,皆病也。瑕,已也。为厉假之行者;不已之而自己。言化之深也。”一说:过。朱熹《集传》:“瑕,过也。故其大难虽不殄绝,而光大亦无玷缺,虽事之无所前闻者,而亦无不合于法度。”③通“何”,“胡”《邶风·泉水》三章:“遄臻于卫,不瑕有害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遄,疾。臻,至也。瑕、何,古音相近,通用。”一说:远。毛《传》:“瑕,远。”孔《疏》:“我则乘之以行而欲疾至卫,不得为违礼远义之害,何故不使我归宁乎。”一说:过。郑《笺》:“瑕,犹过也。害,何也。”《邶风·二子乘舟》二章:“愿言思子,不瑕有害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不瑕,疑词,义见《泉水》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瑕、遐古通用。凡《诗》言‘不瑕有害’,‘不瑕有愆’,‘不瑕犹云不无,疑之词也。”一说:远。毛《传》:“言二子之不远害。”一说:过。郑《笺》:“瑕,犹过也。我思念此二子之事,于行无过差,有何不可而不去也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