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东林寺僧


唐·李白

东林送客处,月出白猿啼。

笑别庐山远,何烦过虎溪。

这是一首自以为悟得禅理之妙的诗。

诗人去了一趟东林寺,领悟了佛理真谛,月光皎洁,天地一片白明,照得猿身亦成白,是谓“佛性”天地万物皆白。所具佛性没有事物本身的差异,即“云在青天水在瓶”者。佛性如此简单,无须有念,无须执著,哈哈,太简单了,早知如此,何须辛苦过虎溪而去东林寺呢。

释迦之后第二十二代印度马奴拉尊者,曾有偈曰:“心随万境转,转处实能幽。”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心动的时候,能觉万物在动,心不动则万物不动。若“白马入芦花”,说是一种事物,则是全空,执著的全空是非空。月出了,月亮下的白猿在叫,而月不会叫,平等之中见差异。刻意一念一切皆空,一切皆同,则是“有念念成邪”。在字面上,李白也许悟得真理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