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钱起
远岫见如近,千里一窗里。
坐来石上云,乍谓壶中起。
这是一首引禅入诗、极富理趣的禅诗。把握诗中暗含的佛理禅意,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句中所谓“窗里”和“壶中”的深层意义。
“远岫见如近,千里一窗里”两句,不是写窗里看山的一般情趣。因而这里所谓的“窗”,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窗户”,而是指证得自性之人的心灵之“窗”。只有在了悟佛法者的“慧眼”里,千里之外的山峰才能如在目前,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尽收眼底。这种“慧眼”的获得来自空灵无碍的禅心。正是这种“不容一物碍其中”(张九成)的佛禅心境,方能容纳这万水千山。所谓“空故纳万境”(苏东坡)。
“坐来石上云,乍谓壶中起”一联中的“壶”,本来是指神仙所居住的蓬莱仙岛的三壶山。这里应视作明心见性之人通体透明的“法身”。所谓“法身”即是同宇宙一样永恒的不朽生命。而这“壶中”盛装的乃是萌动万千生机的、同体于道的、运行于经脉的真元之气。它像飘浮的白云一样,从这最完美动人的躯体中油然生起,与天地之精气相接相通,融为一体。
钱起《窗里山》一诗,写出了人与生俱来的真实面目——虚净空灵、天人和一的身心。王维“山河天眼里,世界法身中”二句是这首诗的绝妙注脚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