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
(一)què①城门两旁的观楼,惯为男女幽会之处。《郑风·子衿》三章:“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”毛《传》:“挑达,往来相见貌。乘城而见阙。”《尔雅·释宫》:“观谓之阙。”马瑞辰《通释》:“阙,之假借。《说文》:,缺也。古者城阙其南方谓之。今案,为重城,象两亭相对,两亭即内外城台也。盖古诸侯之城三面皆重,设城台,唯南方之城无台,其城缺然,故谓之,借作阙。”《说文》:“阙,门观也。”徐锴《系传》:“以其阙然为道,谓之阙,以其上可远观,谓之观。”(二)quē ②通“缺”。缺点,缺失。《大雅·烝民》六章:“衮职有阙,维仲山甫补之。”毛《传》:“有衮冕者,君之上服也。仲山甫补之,善补过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王之职有阙,辄能补之者,仲山甫也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衮职,王职也。天子龙衮,不敢斥言王阙,故曰衮职有阙也。至于王职有缺失,亦唯仲山甫独能补之。”胡承珙《后笺》:“《左传》晋灵公不君,士季引此诗而释之曰:‘能补过也,君能补过,衮不废矣。’此解为《传》、《笺》所本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