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张乔
黑白谁能用入玄?千回生死体方圆。
空门说得恒沙劫,应笑终年为一先。
张乔此诗,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融禅理、棋理于一炉,实际上则有彼此开开玩笑的意味。
“黑白谁能用入玄?”起笔发问,相当沉稳庄重,不禁让人注目沉思。是啊,谁能够在围棋的黑白世界里,运用深奥、玄妙的禅理?围棋是个玄妙莫测的世界,禅亦是个玄妙莫测的世界,在两者之间架起一道彩桥,沟通此岸与彼岸,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。带着这样一个问题,追寻这样一个目标,终于在成千上万次的激烈厮杀中,有所体悟。这里的“方圆”是个双关语,既可以指方的棋盘和圆的棋子,亦可以指一般的规律、规矩。“千回生死”,何其艰难。那么,诗人究竟“悟”到了什么呢?这是我们所关切的,且听诗人如何分解吧。
“空门说得恒沙劫,应笑终年为一先。”诗人并没有顺着上面的思路说下去,笔锋出人意料地一转,不免给人一个惊奇。这里的“劫”,也是一个双关语,既指佛教所言的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过程,亦指围棋中的劫争。此联是全诗旨趣所在。在佛教看来,天地所经历的无数(恒沙)“劫”,那都是自然本身的规律,非人力所能为,相比之下,围棋中对弈的双方,为了一个“劫争”,你争我夺,互不相让,来来往往,费尽心计,无非为了争得先手,就不免有些可笑了。不是吗?禅家要求人们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,要能“不生憎爱,亦无取舍,不念利益”,一守自我的清净本心;而围棋中的一个“劫争”,却会诱发起人的欲念,不仅扰乱清净,甚至会使人迷失本心。言外之意,不就是说棋理有悖禅理吗?既如此,作为出家修行之僧,热衷于手谈,怕也就难成正果了。到此,我们才恍然大悟,诗人的“体方圆”,原来如此!
所以说,这“应笑终年为一先”的“笑”,就透露出全诗的底蕴。这“笑”当然是善意的微笑,是有趣的玩笑,而非恶意的讽刺、嘲笑,这样,整首诗庄中有谐,庄谐并趣,染上了一层轻松愉悦的气氛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