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草食反刍动物。《王风·君子于役》一章:“日之夕矣,羊牛下来。”郑《笺》:“日则夕矣,羊牛从下牧地而来,言畜产出入尚有期节,至于行役者,乃反不也。”《小雅·无羊》一章:“谁谓尔无牛?九十其犉。”犉,rún,黄毛黑唇的牛。《尔雅·释畜》:“黑唇,犉。”郭璞注:“《毛诗传》曰:‘黄牛黑唇。’此宜通谓黑唇牛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牛之犉者九十,非犉者尚多也。”《周颂·丝衣》一章:“自堂徂基,自羊徂牛。”毛《传》:“基,门熟之基。‘自羊徂牛’,言先小后大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升门堂视壶灌笾豆之属,降往于基,告濯具;又视牲从羊之牛,反告充已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集解〕:“牛有牛、水牛二种。
牛小而水牛大。
牛有黄、黑、赤、白、驳杂数色。水牛色青苍,大腹锐头,其状类猪,角若担矛,卫护其犊,能与虎斗。亦有白色者,郁林人谓之周留牛。又广南有稷牛,即果下牛,形最卑小,《尔雅》谓之
牛,王会篇谓之纨牛是也。牛齿有下无上,察其齿而知其年,三岁二齿,四岁四齿,五岁六齿,六岁以后,每年接脊骨一节也。牛耳聋,其听以鼻。牛瞳竖而不横。其声曰牟,项垂曰胡,蹄肉曰
,百叶曰膍,角胎曰
,鼻木曰
,嚼草复出曰龄,腹草未化曰圣齑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