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竹子。《卫风·淇奥》一章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淇,水名。奥,隈也。绿,色也。淇上多竹,汉世犹然,所谓淇园之竹是也。猗猗,始生柔弱而美盛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集解〕:“竹谓江河之南甚多,故曰九河鲜有,五岭实繁。大抵皆土中苞笋,其根鞭喜行东南,而宜死猫,畏皂刺、油麻。以五月十三为醉日。六十年一花,花结实,其竹则枯,竹枯曰,竹实曰
,小白筱,大曰筿荡,其中皆虚,而有实心竹出滇广;其外皆圆,而有方竹出川蜀。其节或暴或无,或促或疏。暴节竹出蜀中,高节磥砢,即筇竹也。无节竹出溱州,空心直上,即通竹也。篃竹一尺数节,出荆南。笛竹一节尺馀,出吴楚。筼筜竹一节近丈,出南广。其干或长或短,或巨或细。交广由吾竹长三四丈,其肉薄,可作屋柱。菖竹大至数围,其肉厚,可为栋梁。永昌汉竹可为桶斛,
竹可为舟船。严州越王竹高止尺馀。辰州龙孙竹细仅如针,高不盈尺。其叶或细或大。凤尾竹叶细三分,龙公竹叶若芭蕉,百叶竹一枝百叶。其性或柔或劲,或滑或涩。涩者可以错甲,谓之
篣。滑者可以为席,谓之桃枝。劲者可以为戈刀箭矢,谓之矛竹,箭竹、筋竹,石麻。柔者可以为绳索,谓之蔓竹、弓竹、苦竹、把发。其色有青有黄,有白有赤,有乌有紫。有斑斑者驳文点染,紫者黯色黝然,乌者黑而害母,赤者厚而直,白者薄而曲,黄者如金,青者如玉。”此诗之竹,毛《传》:“竹,萹竹。”《尔雅·释草》郭璞注:“似小藜,赤茎节,好生道旁,可食。”当为竹之一种。《小雅·斯干》一章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”毛《传》:“苞,本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言时民殷众,如竹之本生矣,其佼好又如松柏之畅茂矣。”孔《疏》:“其民众多,如竹之丛生,根本之众矣。其长大又佼好如松木之叶,常冬夏畅茂无衰落矣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