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野鸭与鸥。凫,fú;鹥,yī。《大雅·凫鹥》一章:“凫鹜在泾,公尸来燕来宁。”毛《传》:“凫,水鸟也;鹥,凫属。太平则万物众多。”郑《笺》:“泾,水名也。水鸟而居水中,犹人为公尸之在宗庙也,故以喻焉。祭祀既毕,明日又设礼而与尸燕,成王之时,尸来燕,其心安,不以己实臣之故自谦。言此者,美成王事尸之礼备。”公尸,祭祀时代替死人受祭的活人。祭祀毕,第二天再燕公尸以示尊敬之意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,沈凫。”郭璞注“似鸭而小,长尾,背上有文,今江东亦呼为
(shī)。”陆玑《草木疏》:“大小如鸭,青色,卑脚,短喙,水鸟之谨愿者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释名〕:“凫,从几,短羽高飞貌。凫义取此。”〔集解〕:“凫,东南江海湖泊中皆有之,数百为群,晨夜蔽天,而飞声如风雨,所至稻粱一空。”鸥,又名鹥,水鸮。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释名〕:“鸥者浮水上,轻漾如沤也。鹥者,鸣声也。鸮者,形似也。在海者名海鸥,在江者名江鸥,江夏人讹为江鹅也。海中一种随潮往来,谓之信凫。”〔集解〕:“鸥生南方江海湖溪间,形色如白鸽及小白鸡,长喙、长脚,群飞耀日,三月生卵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