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余冠英选注 作家出版社1956年9月版。余冠英翻译《诗经》,开始于1950年,当时是为了供编译“中国诗选”的苏联同志作参考,曾选注《诗经·国风》约30篇,并附白话译文。1954年,《文艺学习》杂志摘要登载一些《诗经》的译文,作者依照编者指定的篇目抄了旧译稿两篇零一章,又临时译了三章。发表后,意外地得到许多读者的反应,兴奋之余,从读者的意见知道白话翻译对于阅读艰深的古诗是相当有效的帮助。于是作者便着手编著《诗经选》,直到1955年10月,积累译注了80几篇。现删存80篇,编了这本《诗经选译》,大致包括了《诗经》里较重要的作品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,作者对自己的翻译提出了几点要求:1.原作如果是格律诗,译文也要是格律诗。2.原作如果是歌谣,译文要尽可能保存歌谣体的风格。3.逐句扣紧原诗的意思,但须少用直译,避免硬译、死译。4.译文要读得上口,听得顺耳。5.词汇和句法要有口语的根据。这几条规定说明,除了符合自己所理解的原诗的意思这一基本要求外,还要求其译文要传达原诗的风味和情调,并且要求语言的自然流畅。《诗经选译》基本上达到上述要求,80篇译诗不曾增减过行数,不曾颠倒过句子的次序,也不曾放弃过韵脚。很富于诗味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