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芩草。苇类植物。《小雅·鹿鸣》三章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芩。”食,吃。毛《传》:“芩,草也。”陆玑《草木疏》。“芩,茎如钗股,叶如竹,蔓生泽中下地碱处,为草贞实,牛马亦喜食之。”《本草纲目》〔释名〕:“时珍曰:‘芩,《说文》作菳,谓其色黄也。或云芩者黔也,黔乃黄黑之色也。’”〔集解〕:“颂曰:‘苗长尺余,茎干粗如箸,叶从地四面作丛生,类紫草,高一尺许,亦有独茎者,叶细长青色,两两相对,六月开紫花;根如知母粗细,长四五寸,二月、八月采根暴干。’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