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·蒋吉
出门争走九衢尘,总是浮生不了身。
惟有水田衣下客,大家忙处作闲人。
这是一首运用对比手法直接阐发禅理的七言绝句,诗人巧妙地以一道佛门隔出了迥然不同的两重世界。
诗的前两句“出门争走九衢尘,总是浮生不了身”是对佛门外忙碌奔波的尘世生活的概括。在佛家眼中,人能居住的尘世时时处处充满了痛苦,而贪于声色名利的凡人却安于沉浸在这些痛苦之中,不能自拔。世人想的、做的无非是如何追名逐利,并为此不辞劳苦,整日里满面尘污,诚惶诚恐。但无论是飞黄腾达的结局还是一败涂地的下场,都会因其不明事理而坠入生死轮回中,备尝人生的种种苦难却难以了断。
下面两句,诗人突然笔锋一转,把读者从烦恼无穷、苦多乐少的尘世带入了清醒智慧、自由解脱的禅境。诗中的“水田衣下客”可以看作是对僧人的泛称。五代时据说是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描写农夫插秧的诗,清近浅俗而又深藏禅机。诗曰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心地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在世上的人疲于奔命的时候,出家人偏偏能“大家忙处作闲人”了。因为他们参透了人生,真正做到了“心地清静”,不为外物所动,能够用不拘束的心去做一切事情。而“退步向前”中更含有佛家慈悲为怀,忍辱为上的思想。世人为功名利禄惶惶不可终日,出家人却能见出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的真理,真所谓“世人皆醉我独醒”,“灭却心头火自凉”。
本诗既然是诗人在僧院中所作,动机当然是想阐释禅理,点醒世人。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颐指气使地空洞说教,而将佛门内外的世界摆在读者面前,让读者自行比较。佛门外的忙与苦衬托出佛门内的闲与乐,诗人的视角由对尘世的俯视转向对佛家的仰视,其立意的取与舍,扬与抑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