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甘草。苓通“蘦”。《邶风·简兮》四章:“山有榛,隰有苓。”毛《传》:“榛,木名。下湿曰隰。苓,大苦。”《唐风·采苓》一章:“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”首阳,首阳山,又称雷首山,今山西省南部。巅,山顶。毛《传》:“苓即甘草,叶似地黄。”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苓,大苦。”郭璞注:“今甘草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〔集解〕:“苏颂曰:‘今陕西、河东州郡皆有之。春生青苗,高一二尺,叶如槐叶,七月开紫花似柰冬,结实作角子如毕豆。根长者三四尺,粗细不定,皮赤色,上有横梁,梁下皆细根也。’李时珍曰:‘甘草枝叶悉如槐,高五六尺,但叶端微尖而糙涩,似有白毛,结角如相思角,作一本生,至熟时角拆,子扁如小豆,极坚,齿啮不破,今出河东西界。’”一说,苓,黄药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乃黄药也,其味极苦,故谓之大苦,非甘草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