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径偶题


宋·清顺

久从林下游,颇识林下趣。

从渠绿阴繁,不碍清风度。

闲来石上眠,落叶不知数。

一鸟忽飞来,啼破幽绝处。

这首诗以林中幽径为中心,描写了竹林中幽静的环境、优美的景色、闲适的情趣,表现了自己徜徉林中的自在生活和悠然心情。

首联先从自己超然世外的生活写起,暗扣竹径之题。自己久居山林,常从这条小径上走过,在这竹径中领略到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情趣。林下,含有两层意思,从字面上讲,小径是在竹林之下;同时,“林下”又是指一种闲适、超脱、远离世俗的地方。这两句既是下边描写的背景,“林下趣”也为下边的描写奠定了感情的基调。

下边六句皆承“林下趣”而来,具体地描写竹林中幽静的景色、闲适的情趣。颔联两句重在写林中的清爽。郁郁青青的竹子,垂覆在小径旁边,使竹林成了一个小小的尘外世界,既幽静绝尘,又清新凉爽。而且那挺拔修直的竹干并不挡风,清风依然从林下吹来,经过这一大片竹林,风也带着丝丝凉意,拂面吹襟,使人神清气爽。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凉,也写出了作者旷怡的心神。

颈联则由景物写到人的活动,更为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徜徉林中的闲适情趣。闲来无事,枕石而眠,浓荫遮日,清风习习,山岩也透着几丝凉意,不时有竹叶轻飘飘地落到身旁,慷慨的大自然给了人多少乐趣啊!高枕而卧,身世两忘,心神简直要与自然冥化为一体了。

尾联两句,以声衬静,突出了竹林的静寂。在这幽僻的林中径上,没有噪杂的人声,只有轻轻的风声和落叶声,柔和地弹奏着催眠的曲子。忽然,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,婉转清亮的啼叫打破了林中的静寂。这一声啼叫不仅反衬出竹林的宁静,整个意境也因此更加清丽迷人了。真是颊上添毫的神来之笔。

整首诗以写景为主,作者对竹林中常见的一些景物加以选择提炼、概括集中,以生动优美的形象构成了一个清幽闲适的意境。虽没有一个字抽象地阐说禅理,但禅宗对人生、生活的理解,都自然地融入到了这鲜明的意境中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