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规


宋·守端

声声解道不如归,往往人心会者稀。

满目春山青水绿,更求何地可忘机。

杨歧派重要禅僧守端是宋代一位有名的诗僧。以诗喻禅理,更为其所长。在这里,作者便是表达他于杜鹃的啼叫声中悟得的禅意。

子规即杜鹃鸟,其鸣声若“不如归去”。古人常以杜鹃声寄托思归之情。诗中说,杜鹃的声声啼叫,人们皆能以“不如归去”来解释它;然而,真正对“不如归去”做到心领神会的人,实际上却很少。也就是说,有几人听到杜鹃的呼唤便掷弃尘劳妄念,毅然归去呢!这说明,人心被妄念翳蔽严重,悟道是何等艰难!禅宗认为,道无所不在,“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”慧能曾说:“日月星宿,山河大地,泉源溪涧,草木丛林,恶人善人,恶法善法,天堂地狱,一切大海,须弥诸山,总在空中。”(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《慧能传》)也就是万物皆在人的“本心”之中。只要直了本心,便是悟道。此诗说:“满目春山青水绿,更求何地可忘机?”正是阐释这一禅理。眼前诸景诸物,耳畔无数声息,皆是悟道之径,只要明心见性,无处不可悟入,又何须别求清净之地呢?诗人有感于世人执迷不悟,缺乏悟性。之所以缺乏悟性,主要在于因尘劳妄念而迷失本性,不能“忘机”。说理而赋之于鲜明的形象,子规声声为所闻,春山青水为所见,全诗可谓有声有色,不失为禅诗之佳制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