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谷类。黍,粘谷;稷,谷子。《王风·黍离》一章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”彼,宗庙宫室。离离,黍貌。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释名〕:“黍者,暑也,待暑而生,暑后乃成也。”〔集解〕:“黍乃稷之粘者。”《小雅·出车》四章:“昔我往矣,黍稷方华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〔释名〕:“稷,穄、粢。”〔集解〕:“稷与黍,一类二种也。粘者为黍,不粘者为稷。稷可作饭,黍可酿酒。犹稻之有粳与糯也。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,结子成枝而殊散,其粒如粟而光滑。三月下种,五六月可收,亦有七八月收者。其色有赤、白、黄、黑数种,黑者禾稍高,今俗通呼为黍子,不复呼稷矣。北边地寒,种之有补。河西出者,颗粒尤硬。稷熟最早,作饭疏爽香美。”《鲁颂·閟宫》一章:“有稷有黍,有稻有秬。”稻,稻子。稷,黑谷子。稷,一说高粱。程瑶田《九谷考》:“稷,今人谓之高粱。或谓之红粱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