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玉器,上尖下方。古代天子、诸侯朝聘、祭祀时所执。《周礼·大宗伯》:“王执镇圭;公执桓圭;侯执信圭;伯执躬圭;子执榖璧;男执蒲璧。”引申为美德。《卫风·淇奥》三章:“有匪君子,如金如锡,如圭如璧。”《齐》、《鲁》诗“匪”作“斐”。《韩诗》作“邲”,云:“美好也。”毛《传》:“匪,文章貌。金锡练而精,圭璧性有质。宽能容众。”郑《笺》:“圭璧亦琢磨,四者亦道其学而成也。”孔《疏》:“有匪然文章之君子谓武公,器德已成,练精如金锡;道业既就琢磨如圭璧,又性宽容兮。”《大雅·卷阿》六章:“颙颙卬卬,如圭如璋。”毛《传》:“颙颙,温貌。卬卬,盛貌。”《鲁诗》说:“颙颙卬卬,君子之德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王有贤臣,与之以礼义相切磋,体貌则颙颙然敬顺,志气则卬卬然高明,如玉之圭璋也。”《大雅·板》六章:“如璋如圭,如取如携。”毛《传》:“如璋如圭,言相合也。”郑《笺》:“王之道民以礼义,则民和合而从之。”孔《疏》:“半圭为璋,合二璋则成圭,故云相合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