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黄庭坚
四顾山光接水光,凭栏十里芰荷香。
清风明月无人管,并作南风一味凉。
黄庭坚于哲宗绍圣年间曾知鄂州(治所在今湖北武昌),南楼为鄂州胜景,故登楼览胜,赋诗四首,此事为四首之一。
首二句写南楼四周景色。“四顾”、“凭栏”写动作。凭栏四顾,水色天光,遍眼荷花,美如画图。“山光接水光”,写其视觉感受;“十里芰荷香”,写其嗅觉感受。“清风明月无人管”点明所望之景皆在月夜之下。“无人管”三字显出襟怀的旷达和洒脱,逍遥自得,无忧无虑。苏轼于《前赤壁赋》中曾曰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此诗以更加精炼的语言抒写了这一自然适意的生活情趣。诗人将“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”炼为“清风明月”四字,将“取之无禁”点化为“无人管”更为自由活脱的语言,表现出万物与我一体、天地与我长存、物我为一的精神境界。“清风明月”一语还存有情操高洁的含义。《南史·谢譓传》载:谢譓平日“不妄交游,门无来宾。有时独醉,曰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风;对吾饮者,唯当明月。’”清风明月已成为封建士大夫最理想的精神寄托。最后一句“并作南风一味凉”,以一个“凉”字概括了登楼总的感受。前三句所写的“山光”和“水光”,“十里芰荷香”,还有“清风明月”,全都“并”作一种清凉之感。一个“并”字具有总挽全诗的力量。“凉”字是总的感受,其意味是深长的,不只是形体上的感受,更有内心的感受。佛门以摒弃妄念,达到无烦恼境界称作“清凉”。禅宗六祖惠能曾说:“不生憎爱,亦无取舍,不念利益,成坏等事,安静闲恬,虚融澹泊。”这便是“清凉”界。《大集经》云:“有三昧,名曰清凉,能断离憎爱故。”《华严经·离世间品》曰:“菩萨清凉月,游于毕竟空。”此诗所取的“清风明月”等物象都“并”作“一味凉”,都含有清净脱俗的寓意,都构成了心澄气爽的清凉世界。
此诗语言清美,富于理趣,并无拗折古硬、刻意求奇的倾向。清人陈衍《宋诗精华录》曾说:“山谷七言绝句皆学杜,少学龙标、供奉者有之,《岳阳楼》、《鄂州南楼》近之矣。”是说黄庭坚虽主张步武杜甫,“无一字无来处”,然如此诗,却颇具王昌龄、李白语浅情深、清新淡雅的特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