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

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(其一)

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(其一)


宋·黄庭坚

翰墨场中老伏波,菩提坊里病摩诘。

近人积水无鸥鹭,惟见归牛浮鼻过。

黄庭坚的《病起荆江亭即事》为晚年作品。他因属“元祐党人”而被贬四川多年,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方离开贬所到荆州沙市待命。这组七绝即作于此时,这是其中一首。诗人感叹自己年纪虽老,尚有用世之心,而今待命荆州,心境索寞,无以自慰。

“翰墨场中老伏波”一句,是说自己是文坛老将。人虽老,却仍如汉代伏波将军马援那样,尚有可用之处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载:马援于六十二岁时自请出征。诗人写此诗时已五十七岁,仍不服老,而以马援自况。然“老伏波”并不为鞍马场上之老将,而是“翰墨场中”的首领,其中有自负也有自惜。“菩提坊里病摩诘”,是说自己像佛经上所讲的维摩诘居士一样,现在处于病中。《维摩经》记述了维摩诘示疾于菩提坊的故事。维摩诘是一个很善于现身说法的居士,为了方便摄化众生,他上自军政,下至酒肆,广泛参与社会生活,又以示疾的方式要问疾者不必使心为形役,常乐佛身。黄庭坚此诗自比摩诘,也有不以心为形役之意。

三四两句写所居处所荒僻之状。他在一首诗中曾云:“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”然而此地虽有“积水”,却无鸥鹭,只有归牛浮鼻过水而已。荒寒之所正现出索寞之感。牛浮鼻渡水,语出佛书。佛僧便常以牛为喻来参悟禅理,如《五灯会元》卷二载:首座问南泉普愿禅师曰:“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?”答曰:“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。”《传灯录》载:石巩禅师一日在厨下烧饭,马祖问曰:“作什么?”答曰:“牧牛”。马祖曰:“作么生牧?”答曰:“一回入草去,便把鼻孔拽来。”唐人陈咏有“隔岸水牛浮鼻过,傍溪沙鸟点头行”的诗句,任渊注曰:“此本隔句,一经山谷妙手,神采顿异。”后来孙觌也有“老牯浮鼻水中归”的诗句,显然是从山谷诗点化而来的。

此诗前两句以两个比喻,后两句以两个景物讲述自己的处境和心境,全篇无一议论语,然而其中却蕴蓄着丰富的人生体验,给人留有更多的想象余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