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一首


宋·清远

大雄山下斑斑虎,触着伤人谁敢顾。

亲遭一口老婆心,何曾用着腰间斧。

这首诗意在咏唱百丈怀海大师慈心爱戴法嗣的故事。

禅宗非常重视嗣法弟子的选择,既严且慈。五祖弘忍大师传衣钵于慧能,而不传神秀,可谓择嗣严的例子。慧能接受衣钵时,还只是一个不识文字的作活头陀;而神秀此时已经是五祖门下讲法多年,学识和资历众皆钦敬的高足弟子了。然而自从慧能与神秀各作一偈后,慧能显示出比神秀略高一筹的悟法灵性,为弘忍所看重,因而夜半传衣钵于慧能,且令其暗中潜逃于岭南弘法。于此可见禅宗择嗣之严。果然慧能不负师望,禅宗到了慧能手中,才真正变为中国化的佛教,放出了夺目的异彩,而传授衣钵的故事也因此而流芳百世。清远这里所咏唱的百丈爱戴黄檗的故事,则体现了禅宗仁慈戴嗣的一面。

“大雄山下虎斑斑,触着伤人谁敢顾。”此二句赞美黄檗。黄檗禅师在百丈大师门下时,一日百丈问其从什么处来,黄檗云:“从大雄山下来。”百丈云:“山下有一虎子,汝还见么?”黄檗于是作虎声。百丈于腰下取斧子作劈杀势,黄檗揪住百丈便是一掌。这里的两句诗便是咏唱此事的。“斑斑虎”,“触着伤人谁敢顾”,写出了黄檗禅师风范气概非同一般,咄咄逼人。百丈比喻黄檗为“虎子”,可见对其极为重视。而黄檗与百丈师徒斗弄禅机,也确实表现出声势凌人,才气横溢的一面。

“亲遭一口老婆心,何曾用着腰间斧。”此二句赞百丈。“亲遭一口”,指黄檗掌百丈一事。而黄檗掌百丈,正表现出黄檗当仁不让于师,唯法是尊的可贵一面。这正是黄檗日后嗣法,弘扬宗风所需要的精神。禅宗中人历来就有诃佛骂祖之宗风,当仁不让于师正是禅宗盛行于世的重要原因。百丈正是看出了这一点,所以当黄檗劈百丈一掌后,百丈内心喜不自胜,至晚上堂云:“大众,山下有一虎子,汝等诸人出入好看,老僧今朝亲遭一口。”“亲遭一口老婆心,何曾用着腰间斧”,正是对百丈爱戴法嗣的由衷赞美。事实上,百丈何尝不是禅林猛虎,但虎猛不伤子,“老婆心”正是体现了仁慈爱子的可贵精神。清远亦为禅门中的祖师,他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,所以他说:“何曾用着腰间斧。”沩山和尚便没有透过这一层,他曾对仰山和尚说:“百丈当时便合一斧砍杀,因什么到如此。”仰山云:“不然。”又曰:“不唯骑虎头,亦解把虎尾。”沩山云:“寂子甚有险崖之句。”可见仰山与清远二人,都从仁慈爱嗣的角度,理解了百丈大师。而实际上,黄檗与百丈为同时期人,黄檗曾去参马祖,而马祖恰好去世,后在百丈处听到讲述马大师大机大用的情形,并求以百丈为师。百丈也看出黄檗“甚有超师之见”,但是还“减师半德”,因而对黄檗说:“见过于师,方堪传授”。于是黄檗便礼拜。可见,黄檗掌师之前,师徒关系早已确立。而百丈受掌后大发“老婆心”,正是慈心爱戴嗣法弟子的可贵表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