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栽松僧


宋·清远

一寸灵苗手自栽,前岗后陇作良材。

敢将不朽传他日,唯把青青示后来。

众所周知,世界观不同,即便对于同一件事物,也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看法。清远这首《示栽松僧》便是这样。本来栽树是件司空见惯的事,一般人大都从实用的角度看待此事,谁也不会在这件事上去过多地思索什么,发现什么。然而在佛门高僧清远看来,却别具佛家的一番深意。

“一寸灵苗手自栽,前岗后陇作良材。”诗的前二句切题落笔,点出僧人栽松不过像一般人一样,遍山培植,以做良材之用。这样写来,不过只是一般人惯常形成的传统见解。然而,在高僧清远的眼里,则根本不同:“敢将不朽传他日,唯把青青示后来。”“敢”,即岂敢之略语,古典诗词中常可见到。“岂敢”就是不敢,这里主要有“不是”的意思。“青青”二字用苏东坡的典故,东坡有言曰:“青青翠竹总是法身,郁郁黄花无非般若。”“唯把青青示后来”,意思就是把青青之色所蕴含的真如法身,明明白白地显示给后来之人。此诗有了这两面两句,便在种松这件很普通的事情上,升发出另一种豁人耳目的境界。诗人说:僧人栽松哪里是为了把千百年不朽的参天松林留传下来,以备他日世人所用;僧人栽松只不过是为了把真如法身明明白白地显示给后来之人,以便使他们更容易领悟佛法罢了。佛家认为“万法一如”,即世上的万事万物,其本原只有一个,那就是真如法身,而万物只不过是法身真如的体现,因此“万法自如如”,万物自有其本身所含蕴的真如法性。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,清远才说僧人栽松,不是为了把不朽的松林传给后人,而是要把松林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真如佛性,明显地昭示给后来之人,以便他们通过观照松林,更好地领悟佛法真如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