眠石


宋·饶节

静中与世不相关,草木无情亦自闲。

挽石枕头眠落叶,更无魂梦到人间。

饶节是一位诗僧,尝有偈语曰:“闲携经卷倚松立,试问客从何处来?”因自号倚松道人。他的诗闲适淡远,潇散洒脱,陆游称赞为“近时僧中之冠”。此篇即是抒写僧人超尘脱俗的安闲情趣的作品。

诗题为“眠石”,即枕石而眠,闲散的意态已显于题目之中。首句“静中不与世相关”,一个“静”字即为全诗定下了基调。不仅所处环境僻静,而且内心也是平静得如一弘清澈的池水。由于出世为僧,已经断却尘缘,忘怀世事,远离名利,彻底超脱,摆落“烦恼障”,自心与所居之地皆呈现出真正的“静”的状态。佛释修持讲求入静,追求静寂渊深的境界。达此境界,自然便“与世不相关”了。这个“世”字是指尘世,它是与佛门净土两不相关的去处。诗开头一句已将抒情主人公的环境与心境合盘托出。次句再以“草木”衬托。人是“无情”的,已经破斥了“情执”,“不生憎爱,亦无取舍”,与人同处的草木也是安闲自在,无憎无爱。诗人将草木人格化,赋予它与人相同的品格,这便不仅把草木写活了,而且更将人的安静闲恬、虚融澹泊的精神境界进一步突出了。此间的超尘脱俗的氛围也就显得更浓了。这里,是一尘不染的净土胜地!

前两句写环境,后两句便直写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,紧扣“眠石”的诗题。写人,舍去其他言行,只选取睡眠一个细节,着意刻画,生动传神。挽过一块山石,枕于头下;铺开落叶,卧于其上。以石为枕,以叶为席,多么潇洒,多么恬淡!只取大自然所赐予之物,将自身溶于大自然中间,天地与我一体,我已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。这便达到了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的物我合一的境界,不仅所卧之地不涉尘寰,即便梦魂也不“到人间”;无论醒时还是睡时,都与世事了不相关。真是完全而又彻底地超尘脱俗了。

诗中取材于日常生活,似漫不经意,随手拈来,肆口而出。其风格自然恬淡,其境界闲散澹远。吕本中评饶节诗章潇散而高妙,所以如此者,乃是因为它们皆为作者安适闲恬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,既不须雕饰,又绝无斧凿之痕。陆游推饶节为“僧中之冠”,不为虚语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