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陆游
我初学诗日,但欲工藻绘。
中年始少悟,渐若窥弘大。
怪奇亦间出,如石漱湍濑。
数仞李杜墙,常恨欠领会。
元白才倚门,温李真市侩。
正令笔扛鼎,亦未造三昧。
诗为六艺一,岂用资狡狯?
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。
陆游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创作成果最多的诗人,他自言:“六十年间万首诗。”在这首诗中,他总结了平生的创作“领会”,言诗家“三昧”是“工夫在诗外”。他这个领悟,由经验而来,而以禅语出之。
诗中讲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过程。起初,只是追求词藻的华美,字句的工巧,到中年才如僧人参禅一般,稍有所悟,诗歌的境界也渐渐地变得“弘大”了,写出一些好作品来。然而,尚仍难于攀上李杜之高墙,因而常是心有缺憾,原因还在于自己对李杜缺乏“领会”。“领会”一语出自佛语,即领悟。当时仅能倚元白之门,至于温庭筠,李商隐,视之不过为买卖的居间人而已,不足挂齿。然而,仍未能如李杜一样笔力扛鼎,也还是未能达到“三昧”的境界。“三昧”,佛教音译语,意为定、静。《智渡论》曰:“善心一处不动,是名三昧。”后人称解脱束缚为“三昧”。诗中这里讲“亦未造三昧”,即谓自己学诗正因为未能解脱束缚,总是眼界不宽,受到传统及文字格律等方法技巧的拘束,所以未能领悟诗歌艺术的真正奥旨之所在。直到最后,他终于领悟到这个诗家之三昧。他说:“诗为六艺一,岂用资狡狯?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。”意思是说:诗为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之一,是胸中所蓄的自然流露,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,何必要耍滑弄巧呢?诗歌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,首先在于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,在于生活实践,在于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,所以诗人说“工夫在诗外”,而不仅仅是“但欲工藻绘”便可成就的。
陆游此诗总结了平生的创作经验,其“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”对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形式主义、唯美主义倾向,是一个极有力的批判,为后人诗歌创作指出了一条正确的现实主义的途径,因而,数百年来一直被诗人、作家奉为圭臬,并身体而力行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