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·吴镇
枝枝自参差,叶叶无限量。
不根而自生,换却诸天相。
这是一首入禅之作。
说它入禅,包含两个意思:一个是作者赏画时顿悟禅机,深入禅境,任运吞吐,吟哦而成此诗。另一个意思是说,我们在欣赏此诗时,也能明心见性,立地成佛。
起首两句,写“枝枝”“叶叶”,当是一棵枝繁叶茂,生机盎然的大树。用笔平淡如白描,不见诗意。然后笔峰一转,“不根而自生,换却诸天相。”禅境显豁,全篇生色。
诗的题目是《自题画》,可以想见诗作者就是画作者。画,诗,禅在这首诗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浑然不分。“不根而自生,换却诸天相”就是点破禅机的诗句。这里,对“不根而自生”我们有两种理解:首先,它写的是画中树的样子,只见树身,不见树根,这是常见的艺术处理,所以看上去大树似乎无根而生,更重要的是,它写的是作者由画中大树无根的形象所引发的禅境。画中无根大树的形象激发了作者的艺术灵感,由此想象开去,从实实在在的画面上升到诗的意境,进而突破诗境,直入禅境,与“换却诸天相”一句,阐发了深奥的佛理。所谓“青青翠竹,皆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”,树身即是法身,法身即是树身,法现万相,万相归法,法随缘应物,即相无相,妙行无住,光照万物,而且自然天成,坐断两头,脱越两边,是超乎相对的绝对性境,“无根而自生”。《坛经》中说“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也”,这“自性”的特征之一,就是“无根而自生”,无来处亦无去处,妙湛圆融。
这首小诗语言直白平淡,不事雕凿,随口吟来,出以极平常语,自自然然,明明白白,有种超脱凡俗的大自在情致,一字不写禅而禅意自现,赏画,吟诗,顿悟禅机因缘参化,应机天成,使人感到自然处处无非禅机,妙行处处无非禅悦,获得一种空灵曼妙的艺术享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