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·清欲
掩卷转莲花,宁论岁月赊。
未明穷子喻,难到法王家。
雨露无高下,根茎有等差。
头头开示处,功行几恒沙。
这是一首馈赠之作,也是一首佛法修习者顽强修道精神的颂歌。《莲经》就是《妙法莲花经》,亦叫《法华经》,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。“默持”,即默默修持。
“掩卷转莲花,宁论岁月赊。”“莲花”即《莲经》。“转莲花”,是用六祖慧能训导弟子法达的典故。据《坛经》所记,法达诵《法华经》七年而不得其要旨,往问六祖。六祖告诉他:“努力依法修习,就是转经。”可见“转莲花”就是依照《法华经》的经旨修行。而端禅人可以“掩卷”转经,表明对此经文字已烂熟于心,然对于经旨的把握还有一段距离,因而仍在掩卷修习,顽强进道,时光流逝,岁月推移也毫不为意。“宁论岁月赊”,“赊”是长久的意思。端禅人修习《法华经》,不计岁月久远,可见其默持《莲经》所下的功夫。
“未明穷子喻,难到法王家。”“穷子喻”,为《法华经·信解品》所讲的一个故事,说的是有位富家子弟,离家出走,历尽贫困,后回父所见其父财力极大,恐不为父所容,便又逃到它处,乐出苦力以为生。最后经其父劝导,终于使得父子欢洽相处,穷子也因而得到了巨额财富。这个故事以富豪比如来,以穷子喻僧众,以穷子乐于贫苦生活,喻僧众乐于小乘佛法,不知心向大乘之法。“未明穷子喻,难到法王家”,“法王”即如来。这两句是说只有深明“穷子”比喻,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如来的诱导,欢喜大乘佛法,最后得证涅槃真如之境。诗人这里特地拈出穷子之喻,实际上是敦促端禅人努力修习,以成大道。
“雨露无高下,根茎有等差”。“雨露”比喻佛的恩光,无论是高处,低处皆可遍照。“根茎有等差”,“根茎”喻人悟解佛法的能力。这两句是说,由于佛的恩光普照,众生皆可受教得道;但是由于众生各自能力有大有小,因而进道有迟有速,就像大树与小草一样,根器自有大小之差。这里看似提醒端禅人正视自己,不应贪多务得,而实际上是鼓励端禅人修道应脚踏实地,务必学有所得。
“头头开示处,功行几恒沙。”“头头开示处”,即开讲佛法,头头是道。“功行”,勤力修行的意思。“恒沙”,指印度恒河中的沙粒。“几恒沙”,极言沙粒之多。此两句意谓,一个修道有成,开讲佛法头头是道的僧人,他所费的修习之功该是无法计算的。这无疑是在进一步勉励端禅人,修道有成,需功极多,应孜孜以求,丝毫也不可懈怠。这种前辈训勉后人的口吻,无疑会给端禅人的《莲经》修习以极大的鼓舞。
佛法广大无边,但古来出现过无数深造有成的佛学大师,晋时的道安、罗什、慧远、僧肇、竺道生,唐之玄奘、窥基、慧能、神秀等等,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端禅人岂又一位乎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