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·释英
世事无因到翠微,禅心诗思共依依。
白云为被石为枕,卧看岩前雪瀑飞。
此诗看似山水诗,其实由山水悟禅机,具体展现禅境:物我合一,人境俱夺。
“世事无因到翠微”,诗人一落笔就将情感流露出来,将写作的意象置放在青翠掩映的山林深处。作者虽没有具体展开,但我们能体会到这里的幽静。下句的“禅心”是作者写作的目的,来此深林幽径之处为什么呢?参禅是宗旨。禅心、诗思都追求静,吴可的《学诗诗》颇能说明这一意韵。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竹榻蒲团不计年,直待自家都了得,等闲拈出便超然。”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参禅也罢,学诗也罢,都是人的内心活动,将大自然的神形灵气化作丰富的情感,联想、分析,然后返归自然,达到“感时花溅泪”的审美效果,人境合为一体。第三、四句话正是此等境界的艺术再现:“白云为被石为枕,卧看岩前雪瀑飞。”诗思禅心相通,是主观感受和情感外在的具体表现。淡淡的白云,苍凉的怪石,纷飞的雪瀑,把身心与物融为一体。
黄宗羲说过:“……诗为至清之物,僧中之诗,人境俱夺,能得其至清者,故可与言诗,多在僧也。”(《平阳铁夫诗题辞》),此处所谈诗为至清之物,正是释英师法自然,在自然中写出真景物真情感,将禅家诗追求内心和谐的禅境自然流露出来,没有雕琢,可以称为优秀的禅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