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古国名,周之先祖公刘迁居于此。在今陕西句邑西南。《大雅·公刘》五章:“度其夕阳,豳居允荒。”《诗序》郑《笺》:“公刘者,后稷之曾孙也。夏之始衰,见迫逐,迁于豳而有居民之道。”朱熹《集传》:“豳,国名。在《禹贡》雍州岐山之北,原隰之野。夏虞之际,弃为后稷而封于邰,及夏之衰,弃稷不务,弃子不窋失其官守,而自窜于戎狄之间。不窋生鞠陶,鞠陶生公刘,能复修后稷之业,民以富实,乃相土地之宜,而立国于豳之谷焉。十世而大王徙居岐山之阳,十二世而文王始受天命,十三世而武王遂为天子。”毛《传》:“允,信也。夕阳者,豳之所处也。度其广轮,豳之所处甚宽大也。”王先谦《集疏》引胡渭云:“泾水东南流,至邠州长武县。芮水自平凉府灵台县界流泾县南,而东注于泾。公刘所居故豳城,正在二水相会内曲之处也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