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释义】: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,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谓《武》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何晏《论语集解》引孔安国注:“《韶》,舜乐名。谓以圣德受禅,故尽善。《武》,武王乐也。以征伐取天下,故未尽善。”朱熹《论语集注》云:“美者,声容之盛。善者,美之实也。”意谓“美”是对音乐及形式的艺术评价,“善”是对思想内容的道德评价。春秋吴公子观周乐对《韶》乐的评价已表现出这种“美善相兼”的美学观念,孔子此语进一步区别了“美”、“善”的含义,并提倡二者的辩证统一。“美善相兼”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观念,成为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。其意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