鰕篇


曹植

曹植(192~232),字子建,曹操第三子,曹丕的同母弟。生前封陈王,死后谥思,后人称之为陈思王。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杰出、最有代表性的作家,文学成就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人。其前期生活安定,表现在文学风格上,显得乐观而开朗;后期的作品,因壮志难酬和横遭迫害而显得隐曲深沉。他的作品留传下来的有诗80多首,散文、辞赋40多篇。诗歌多半属乐府,五言诗为其主要形式,而且多数是抒情诗。他的作品情感炽烈,慷慨动人,《诗品》誉之为“骨气奇高,辞采华茂”,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。

游潢潦,不知江海流。

燕雀戏藩柴,安识鸿鹄游。

世士此诚明,大德固无俦。

驾言登五岳,然后小陵丘。

俯观上路人,势利惟是谋。

高念翼皇家,远怀柔九州。

抚剑而雷音,猛气纵横浮。

泛泊徒嗷嗷,谁知壮士忧。

这首诗是曹植前期代表作之一。写壮士的远大志向,非燕雀之流所能了解;说明“站得高,看得远”的道理,只有具备伟大的理想,才会抛弃个人的得失。

全诗十六句,可分为三层。第一层开头四句,第一、二两句说,虾(鰕)和黄鳝()在浅水里游,不知江海的深广;第三、四两句说,小燕子、小麻雀绕着篱笆嬉戏,哪里知道天鹅飞向何方。四句连比,以鰕、燕雀比喻世俗小人,以鸿鹄自比,既表现了他对热衷于个人名利的世俗小人的蔑视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高远的志趣。这里前后两句不仅句型一致,而且寓意相同,反复吟哦,对比鲜明。第五、六两句紧接上面四句,说如果世上有识之士真正明白这些,那么他的伟大品德就称得上无与伦比了。暗示懂得这个道理并非易事,承上启下,引出下面四句的正面议论。这四句也是在内容上两两相似的比喻句。其意如俗语“站得高而看得远。”前两句是说“登五岳而觉丘陵之卑”,后两句是说只有站在思想境界的高处才能看清世态人情,居高临下俯瞰世俗小人,越发觉得他们渺小。“驾言登五岳”语出《论语》“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,与杜甫《望岳》诗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含意相同。诗人以登泰山者喻壮士,以守陵丘者喻世俗小人,两相对比,形象生动而自然。至此,诗从第二层的议论转而进入第三层,直接抒写壮士之志。诗人以辅佐国家为崇高的理想,以安抚九州(古指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为九州)为远大的抱负,并通过“抚剑而雷声,猛气纵横浮”两句表露了他不同凡响的英雄气概。平按宝剑威风象雷声震动,身具“猛气”而又“纵横”四方,这是怎样的威武雄壮,叱咤风云!最后两句,综括全篇。意为世俗小人只知为个人得失空愁叹,哪能理解壮士所忧虑的是什么。这两句与开头相呼应,说明鰕“不知江海流”,燕雀安识鸿鹄之志。

这首诗境界壮阔,感慨深沉,发人深思。大量地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理抒情,是它艺术的一个特点。运用语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反复吟唱突出主题,是它的另一个特点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