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酒徒


【原文】:

《史记》卷九十七《郦生列传》:“沛公引兵过陈留(1),郦生踵军门上谒(2)。使者入通,沛公方洗,问使者曰:“何如人也?”使者对曰:“状貌类大儒,衣儒衣,冠侧注。”沛公曰:“为我谢之(3),言我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儒人也。”使者出谢。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:“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(4),非儒人也。”使者复入报,沛公遽雪足杖矛曰(5):“延客入!”

【提要】:

汉高祖厌恶儒生,有来拜谒者,常拒而不见。郦生至陈留军营,自称“高阳酒徒”,方被引见。

【词目】:

【高阳酒徒】0703 李白《梁甫吟》:“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”(5.1681)。草:草莽,意为山野。高适《田家春望》:“可叹无知己,高阳一酒徒”(6.2242)。韩翃《送别郑明府》:“独恋郊扉已十春,高阳酒徒连此身”(8.2733)。郊扉:乡居。皮日休《新秋即事》:“堪笑高阳病酒徒,幅巾潇洒在东吴。”(18.7084)。幅巾:以整幅素绢束头,视为儒雅:李咸用《和友人喜相遇》:“短衣宁倦重修谒,谁识高阳旧酒徒”(19.7413)。罗隐《曲江春感》:“高阳酒徒半凋落,终南山色空崔嵬”(19.7531)。唐彦谦《南梁戏题汉高庙》:“汉皇若问何为者,免道高阳旧酒徒”(20.7685)。

【高阳徒】0704 杜牧《张好好诗》:“尔来未几岁,散尽高阳徒”(16.5941)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